(2)《魔兽》电影化延续了游戏的生命
漫威的电影系列除了创造出影视圈一个又一个火爆现象之外,还进一步促进了漫画和相应周边的销量。同理,《魔兽》电影也承载着同样的使命。
不同于单纯的推广资料片,该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拓展整个《魔兽》系列的品牌价值,通过电影工业让更多的男女老少认识它、接受它,甚至喜欢它。这一点就跟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一样,最终涵盖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
如果一款游戏能够跳出自己的范围,最重要的影响便是“收入渠道”的拓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戏本身所背负的赚钱压力。套用老祖宗的古训“饱暖思**”,游戏设计人员也将会有更加充裕的空间去实现心中的想法,让游戏更加好玩,而不是整天思考着如何让游戏盈利。
当这个游戏所蕴含的优秀因素越来越多时,也为其在别的范围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空间,得以适应男女老少等各个群体。良性循环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展开,《魔兽》文化将会从游戏文化渗透到不同的文化领域之中。
作为一款游戏,你可以不断推出新内容或者新版本来“延长”生命,但若要做到“延续”,仅仅依靠玩家是不够的。《魔兽》电影相当于一把钥匙,开启了拓宽群体的大门,如果它成功了,哪怕《魔兽世界》的玩家数量越来越少,它依然能够在未来10年找到新的生命。
(二)让其他厂商从中获取启迪
《魔兽》电影的改编道路,除了让暴雪收获良多之外,还相当于给其他游戏厂商带来了宝贵的一课。原来所谓的“泛娱乐”和“影游联动”并不是大佬们在会议上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
首先,如果你想要将游戏改编成电影,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推广游戏?或许你应该考虑成本较小、周期较快的微电影,以便配合游戏的宣传计划,电影内容也不宜过深,而且最好是贴近玩家群体。
为了怀旧?或许你应该重新梳理游戏在过去的闪光点,找准那些曾经引起玩家共鸣的地方下手,感人、催泪是你的直接目的。
拓展品牌影响力?乖乖……这可是个大学问,你不仅要对这款游戏的过去了如指掌,还得对它的未来有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更要充分考虑整个社会大众的接受能力,对整个内容进行取舍和增添。
说到底,《魔兽》电影作为活生生的例子,从最初的“推广资料片”,到最终的“系列开端”(导演邓肯此前表示,如果票房过关,那么续作将不在话下),其意义在于告诉了游戏行业的所有厂商一个信息:
请认准你的改编电影定位,以及它到底负担着何种作用。
再者,有时候选择“不拍”,往往比“拍”需要更大的勇气。
当我们在吐槽暴雪“万年跳票王”的时候,恰恰忽略了它对于品质的追求,比起部分国内外厂商的“大电影”计划和满口的信誓旦旦,暴雪在很长一段时间考虑到电影的品质而前思后想。
哪怕背负着各种骂名,暴雪也不愿意让《魔兽》电影草率出路,还记得曾经某位导演把自己改编的剧本交给正为了影片而焦头烂额的暴雪(其中添加了新的种族和天马行空般的情节),结果却被一口回绝。要知道几年前的《魔兽世界》,无论其电影怎么拍,都有钱可赚,暴雪却偏执得如同孩子一般,坚持着心中的那份底线。
我们不仅想起业界知名的R星和顽皮狗,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电影公司***,屁颠屁颠的希望能够把《GTA》系列和《神秘海域》系列改编成电影,但得到的答案一直是“NO”!俗话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游戏行业从不缺乏大胆行动之人,但是必要的克制又有几家企业可以做到?
有些人会觉得《魔兽》电影在过去的10年毫无作为,但换个角度想,这种“无所作为”何尝不是代表了游戏行业所应该具备的“忍耐”与“勇气”吗?
(三)终究要给玩家一个交代
最终,让我们回到这部《电影》对于玩家的意义,其实想来也没有那么复杂,无非就是我们得到了应该有的交代。
如开篇所说,我们在2006得知了《魔兽》电影的消息之后,是何等的欢呼雀跃!数千万的wower们奔走相告,哪怕你曾经“守我的尸”,我也愿意和你肩并肩坐在影院;那些没有玩过此游戏的玩家,也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希望能够通过电影来了解这款游戏为何如此有毒。
结果一晃眼10年过去了,有的玩家毕业工作、有的玩家娶妻生子、有些玩家在不幸的病魔面前永远倒下,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这部电影的问世。这就像听一个故事,你只听到了开头,却苦苦等不到结尾,是何等煎熬!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遗忘该电影的玩家来说,6月8日或许算是“再续前缘”;但是对于那些执着于等待的玩家来说,这是一场延续了10年的梦。回顾过往,暴雪相继推出了4部游戏,甚至连索尼和微软的游戏主机都已经更换了两代,更别提其他游戏公司在这期间推出了无数款新游戏。正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埋藏在玩家心底深处的期盼。
《魔兽》电影终于要来了……也许你依然坚守在艾泽拉斯的世界里,也许你早已经放弃它,也许你随着近期的热潮而产生了尝试的冲动,没关系,对所有玩家来说,暴雪在2006年所许下的诺言,终于还是要实现了。
这难道不是它最大的意义所在吗?
结语
在《魔兽》电影真正上映之前,我们无法得知人们最终会如何评价这部电影,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将会深刻印入我们的脑海之中。
最后,让我们以Mike Morhaime(暴雪公司CEO)的一番话结束本次的解读:
“五年、十年以后,没有人会记得你的跳票,但所有人都会记得,你曾经拥有一款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