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切换:动与静的跳荡
有关画面的切换,魔兽世界的两大优势早已为玩家熟知并引以为傲!
一是真实的角色动作捕捉。角色自身表情、打斗动作潇洒流畅,同时还拥有符合物理规律的真实感,人类男战士的霸气跳劈、亡灵男法师的飘逸施法等等,尤为玩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猎人的风筝**!
一个毒蛇钉刺、一个震荡射击、一个猎豹守护,外加一个犀利的正反空中180°大转身,我就可以挑战一切!当年塞拉莫风筝吉安娜、诅咒之地挑衅卡扎克,万千静态场景中唯其潇洒如风,仅此一点就构成了魔兽世界乃至所有MMORPG类游戏里一道独特而绚丽的风景!
二是地图的无缝对接。从艾尔文森林的绿荫匝地,到西部荒野的夕阳满天;从影月谷的无边星夜,到塔拉多的朝阳初生……
在游戏中,除进出副本、大陆航行之外,玩家没有读蓝条,地图无缝对接技术让玩家真切直观地感受画面的切换与环境的改变,在完整地体验魔兽世界独特的画面艺术风格,在玩家不经意中大大地增强了游戏的代入感和画面的流畅度!
而在《魔兽世界:德拉诺之王》中,暴雪更是将这种无缝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该项技术对于游戏的巨大意义: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暴雪将在魔兽世界6.0资料片对副本进行技术革新:副本与世界地图进行无缝对接,让玩家进副本时免除读蓝条;目前这项技术能否在6.0上线时实装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德拉诺霜火岭地区的单人场景战役已经出现类似的技术革新:霜火岭雷霆小径之战!
游戏塑造:新与旧的进化
暴雪娱乐在游戏塑造上也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它对于游戏本身的创新是有目共睹,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敢立敢破,勇于对既定的成功发起挑战,而这一点在魔兽世界英雄角色和游戏场景上表现更是
我们就来看看《魔兽世界:德拉诺之王》开场CG中,两大主角格罗姆与古尔丹的形象在原画中的变更历程:
在这张图片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格罗姆这一英雄人物在外形上的进化:从Metzen原始设定中的大线条勾勒,到Glowei战歌峡谷时精细雕琢,格罗姆的形象在历代画师的笔下逐步丰富和凸显出来,直到德拉诺之王时达到顶峰:格罗姆的形象最终定格为伟岸雄壮、不怒自威。
与格罗姆相比,古尔丹的形象算是命途多舛的典型,这也是暴雪敢于破旧立新的最好体现:在Metzen的原始设定中,兜帽是古尔丹最明显的特征;但到了Sammwise笔下,兜帽被无情地摘掉,代之以高高的大氅;这种设定一直持续到外域时代,Horley参照War3中的模型又将兜帽重新给了他,并赋予他尖刺加骷髅的肩膀,古尔丹的整体形象才在原画中正式亮相;然而,这一形象在德拉诺之王中又再次被重置,最终变成了开场CG中那个兜帽罩头、肩扛骷髅、浑身上下透露着神秘与邪恶的干巴糟老头。
对于英雄角色暴雪敢立敢破,在重大的游戏场景中也更是如此,这一点在德拉诺之王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同为两大资料片的第一个地图场景,暴雪彻底摒弃了玩家早已熟知的地狱火半岛的设定:赤红贫瘠的山脉、绚丽诡异的天空,而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茂密葱绿的大丛林,阴云密布的天空,整个宏观大气的画面让玩家在似曾相似中又感受别样的不同!
在影月谷也同样如此:天空不再是恶魔降临的凌乱与惨绿,而是星辰罗布的静谧与湛蓝;整个局势也并非外域时的入侵与反入侵的殊死杀戮,而是种族和平共处的安宁与祥和。
即便是两大资料片中地貌改变最小的纳格兰,在许多细微之处,前后两者也透露出那么熟悉的陌生:
外域时代与德拉诺时代的元素王座,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然而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周围的场景还是有着一些不同:元素王座周围的场景,在外域时代凸显着崩坏与狰狞,而在德拉诺时代却仍旧保持着原始的风化与剥落……
变与不变,都是十分契合游戏本身的时代背景;新与旧,都是艺术家们苦心与灵感的激荡火花……
一切的一切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切的一切都在指向暴雪的那个不成文的宗旨:保持游戏画面风格的延续性,让玩家在品味新鲜的同时,不至于出现疏离之感!德拉诺整体画面的提升是这样如此,种族模型重做也是这样,技能天赋的简化更是这样!
这,或许就是魔兽世界风靡全球、十年不倒的秘诀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