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的巨魔:从群演到配角到主角的故事

时间:2018-10-25 18:53 作者:暴雪大神 来源:微博 手机订阅 神评论

新闻导语

暴雪的巨魔:从群演到配角到主角的故事,一起看下吧!

​​巨魔。这个有趣种族和与之相关的事物,出现在暴雪系游戏——《魔兽争霸》、《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和《风暴英雄》中,并且作为魔兽体系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地位如今也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巨魔概念在游戏内外涉及面太广,可写内容很多,若要面面俱到恐怕篇幅会达数万字,如今也没多少人有耐心看长篇大论。

巨魔的理想状态——精瘦、修长、健壮、阿凡达风味巨魔的理想状态——精瘦、修长、健壮、阿凡达风味

所以,还是仅截取该种族的部分发展和演变脉络,如此来追溯早已风生水起的巨魔,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从充当背景的群演,慢慢成为配角,再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角,最终在魔兽体系的内容扩充,随着游戏剧情发展,以及版本更迭的推动之下,成为剧情的核心部件吧。

背景的群演

通常认为巨魔(Troll),起源于北欧神话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民间传说,按古挪威语中的描述,巨魔是以小型家庭群居,生活在岩石、山脉或洞穴中,且对人类没多少好感的生物。随着消费市场对更加新奇、有趣文化产品的需求,这一生物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如小说、游戏、影视等作品中,像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有巨魔。

《圆梦巨人》和“一般概念中的巨魔”对比,这美颜滤镜好厉害的样子《圆梦巨人》和“一般概念中的巨魔”对比,这美颜滤镜好厉害的样子

2016年,斯皮尔伯格指导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圆梦巨人》,算是巨魔的里程碑吧。如果特定于国内,得益于奇幻文化蓬勃发展,尤其魔兽体系在两岸三地的成功,如今“巨魔”已成其专属用词,毕竟大多数人说巨魔肯定会想到魔兽。为有所区别,在华语圈作为概念起源的“北欧巨魔”,则被巨怪或洞穴巨人之类的名词取代。

巨魔,首次出现在魔兽体系是1996年的《魔兽争霸2:黑暗之潮》,作为新单位,被分配给兽人阵营。这也是魔兽体系的第一次内容扩充,原因也很简单,为凸显差异和区别之处,毕竟人类、精灵、矮人、兽人、巨魔、食人魔这些不同种族,总有各自的价值观和利益取向,如此也就存在矛盾、冲突和分歧。简单说就是叙事需要。

上图这张原画,有个细节会被修改,你能提前找出来吗?上图这张原画,有个细节会被修改,你能提前找出来吗?

游戏的单人模式中兽人战役第二关,就是要求玩家营救一批被囚的巨魔掷斧手。实际上,巨魔掷斧手没什么用处,《魔兽争霸2》的主力兵种,前期是兽人/人类步兵,中期为食人魔/骑士,后期是飞行单位的龙/狮鹫骑士。巨魔掷斧手/精灵弓箭手作用有限,无法在前期和中期发挥多少作用,训练出来更多是为对抗后期的龙和狮鹫骑士。

所以,巨魔在这个时候,就是充当背景的路人群演。毕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即时对战类游戏,仍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当然不如后来的续作,又或稍晚的《星际》、《帝国》、《红警》那般工整细致。而且此阶段中的巨魔形象,从原画中也能看出,人物塑造得相当“奇幻语境”,而非别致独到的“魔兽风味”。

重要的配角

2002-2003年发售的《魔兽争霸3》和资料片《冰封王座》中,被视为即时战略类游戏的巅峰作之一,至今仍有不少人在玩,前作的巨魔掷斧手在此被改为巨魔猎头者,升级后成为巨魔狂战士,并添加新单位巫医、暗影猎手、巨魔蝙蝠骑士。可以说这些职业奠定了魔兽体系中巨魔文化的基础。

猎头者寓意的猎头行为,作为世界各大洲均出现存在过的 “文化现象”,包括羞辱敌人、仪式祭礼、勇气证明、同类相食等“内容”,比如我国秦朝时期的军队,敌军首级就作为个人兑换军功的“货币”。时过境迁,现在“猎头”是行业术语,指那些帮公司企业招聘所需高级人才或专才的中介。脑袋?不用,他们肯定会给你留着。(囧)

但巨魔猎头者/狂战士,还是没什么主流战术采用,长期坐冷板凳……但巨魔猎头者/狂战士,还是没什么主流战术采用,长期坐冷板凳……

巫医(Witch Doctor)的“巫医”概念,并不是施展巫术,而是反制巫术和保护他人免受巫术伤害,所以其技能为恢复、治疗和控场向。英雄暗影猎手的6级大招是巫毒(VOODOO)——能令范围内所有友方单位无敌,需要持续施法,且无法移动,搞笑的是,他自己就成了唯一能被攻击的目标……这也算是暴雪热衷的黑色幽默吧。

巫毒(伏都教)源自西非,地理大发现和后来的奴隶贸易,让巫毒教传播至美洲,并发展出如海地巫毒、路易斯安那巫毒等分支。由于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势的基督教影响,如海地巫毒就发展出非常特别的泛灵信仰,通过各种法器、仪式和咒语来沟通特定众灵(Loa),这和魔兽体系中巨魔的Loa神明,性质上属同款。

答案揭晓——巨魔被“史诗级削弱”掉两根手指,从此只剩三根手指(哇,痛痛痛啊……)答案揭晓——巨魔被“史诗级削弱”掉两根手指,从此只剩三根手指(哇,痛痛痛啊……)

巨魔蝙蝠骑士没什么特别的,无非蝙蝠后来给了被遗忘者,作为该势力飞行管理员的特定飞行坐骑,巨魔则同各种恐龙开始了漫长的“缠绵”。所以,上述来源复杂的文化碎片,经暴雪整合再造后,让巨魔从“脸都看不清楚”的群演,顺利晋升为有完整故事背景的配角,值得一说的相关剧情是《魔兽争霸3》测试版单人任务。

这段剧情是后来很多纷争的起点——萨尔被麦迪文诓到卡利姆多后,在回音群岛遇到了森金(即沃金的爸爸)。此时,一支库尔提拉斯的舰队已准备占据此处,正在进攻暗矛部族,还利用鱼人袭击暗矛巨魔。萨尔权衡利弊后,决定同森金结盟抗敌,实际上控制鱼人的幕后黑手是“女海巫”,剧情最后是森金殒命,库尔提拉斯舰队被击败。

库尔提拉斯王国的戴林•普罗德摩尔雕像库尔提拉斯王国的戴林•普罗德摩尔雕像

在WOW的4.0版本这段内容被复刻,所谓的“女海巫”正式换为纳迦海巫,现在《魔兽世界》巨魔的新手村任务线就是对抗纳迦海巫。测试版时用的是亡灵女妖的模型,因为当时纳迦还没制作完呢……另外,溃败的库尔提拉斯舰队,回报海军上将戴林•普罗德摩尔后,戴林觉得不能对跨海西窜的兽人放任不管,旋即展开军事行动。

后续剧情就是雷克萨、老陈和凯恩•血蹄那段经历,戴林殒命塞拉摩至当下8.0版本的种种事件,不少都是此次围绕巨魔和回音群岛冲突的恶果,《争霸艾泽拉斯》联盟剧情的主体部分,也是这段内容的延伸。总之,巨魔在《魔兽争霸3》和资料片时代,虽说已有剧情,但本质还是陪太子读书的伴童。谁是太子?萨尔呗……

文化的融合

2004年的《魔兽世界》,巨魔有个灾难般的开始——女巨魔的“恐怖传说”2004年的《魔兽世界》,巨魔有个灾难般的开始——女巨魔的“恐怖传说”

左图是测试版的女巨魔驼背、下垂、畸形、扭曲,世间所有浩劫在她身上了。就算脚男们不哭不闹,那群设计师怕是自己都受不了,修改结果对比下中图正式版建模,这也算是救了部落猪的眼球。而第二次修改发生在4.0版本时期的整体改动,右图的女巨魔,体态和部分容貌选项,甚至达到与女血精灵/女暗夜精灵平起平坐的水准。

《魔兽争霸3》巨魔狂战士技能“狂暴”和升级项“巨魔再生”成为巨魔的种族天赋。狂暴提高攻击速度,被多次加强和削弱过;巨魔再生是被动效果,快速恢复生命的实际效果属聊胜于无,更多为凸显巨魔区别于其他种族之处罢了。但在剧情中巨魔和高等精灵的冲突,倒是强调过高等精灵抑制了巨魔的再生能力,才逐渐占据上风。

巨魔狂战士的“狂暴”/巨魔单位升级项“巨魔再生”巨魔狂战士的“狂暴”/巨魔单位升级项“巨魔再生”

《魔兽争霸3》巨魔有诸多分支,如森林巨魔、丛林巨魔、冰霜巨魔、黑暗巨魔等。原本是为丰富内容,充实地图编辑器中的“怪物库”,进行的换色和改名,如绿色的森林巨魔。到《魔兽世界》后这块被拓展完善,并成为巨魔种族的基石,像是丛林巨魔之下,有血顶、古拉巴什、碎矛、劈颅等诸多部族,当然还有玩家可选的暗矛部族。

也就是说,巨魔种族之下有族裔,族裔之内有族群,族群里面还有派系搞**,再加上对不同Loa的信仰,也是热闹极了……虽说在种族构成上已相当复杂,但社会文化方面仍单薄不够“世界”。为补足这份缺失,极富地域特色的中美洲文明标志性要素,被提取并融合进巨魔的概念设计之中,其中显然的要素之一就是羽蛇神。

上面这张是国人画师王炜的血神哈卡上面这张是国人画师王炜的血神哈卡

羽蛇神在中美洲信仰体系中作为重要神明之一,与金星、黎明、商人、艺术、工艺和知识相关,也是神职人员的守护神,形象为长满羽毛的蛇。玛雅和阿兹特克都崇拜羽蛇神,但有一定差异, 称呼也不同。设计师据此形象创造出风蛇和血神哈卡一系,概念设计很简单,蛇再加上翅膀,但看起来有点单调,那就在头顶加了几根长羽吧……

相关阅读:魔兽世界8.0